行權日
行權”就是權證持有人在權證預先約定的有效期內,向權證發行人要求兌現其承諾,根據股票期權計劃可以購買股票的價格,一般為股票期權授予日的市場價格或該價格的折扣價格,也可以是按照事先設定的計算方法約定的價格。“授予日”,也
稱“授權日”,是指公司授予員工上述權利的日期;“行權”,也稱“執行”,是指員工根據股票期權計劃選擇購買股票的過程;員工行使上述權利的當日為“行權日”,也稱“購買日”。員工行權時,其從企業取得股票的實際購買價(施權價)低于購買日公平市場價(指該股票當日的收盤價,下同)的差額,是因員工在企業的表現和業績情況而取得的與任職、受雇有關的所得,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適用的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對因特殊情況,員工在行權日之前將股票期權轉讓的,以股票期權的轉讓凈收入,作為工資薪金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員工行權日所在期間的工資薪金所得,應按下列公式計算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股票期權形式的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行權股票的每股市場價-員工取得該股票期權支付的每股施權價)×股票數量,員工將行權后的股票再轉讓時獲得的高于購買日公平市場價的差額,是因個人在證券二級市場上轉讓股票等有價證券而獲得的所得,應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適用的征免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行權價格是指該權證在行權日可以買賣對應正股的價格,就南航來說,屬于認沽權證,那么行權就是指可以用7.43的價格向權證發行人賣出正股,但是這里不是指賣出權證,南航正股的價格是20左右,換句話說如果行權就必須先用20的價格買一股,然后再按照7.43的價格賣給權證發行人,此外權證行權還要考慮行權比例,航的行權比例是2:1,也就是兩份權證對應一份正股,不過對于目前的認沽權證來說了,都是沒有行權價值的,所以價格才會很低。權證理論價格分析公式:
認購的理論價格=正股價格-行權價*行權比例
也就是說行權價格*行權比例+權證買入價格要小于正股價格,行權才有利可圖
認沽權證理論價格=行權價*行權比例-正股價格
也就是說正股價格+權證買入價要小于行權價格*行權比例
行權才有利可圖,這里的行權比例是權證為1計算出來,像南航是2份權證對應一份正股,那么行權比例就是0.5,而不是2
行權注意事項:第一,行權有時間限制,是在指定期間(行權期)行使權利,既不能在行權期之前,也不能在行權期之后。特別要注意的是,行權操作逾期不候,到期后尚未行權的權證將予注銷,屆時該權證將沒有任何價值。一般而言,投資者可在權證的上市公告書中找到該權證的行權期。例如,武鋼CWB1的上市公告書中規定,該權證的行權期為2009年4月10日至2009年4月16日中的交易日。第二,在行權期,持有人有權行使買入或賣出股票的權利,但行權與否,要看行權的收益。如何計算權證行權的收益呢?以武鋼CWB1為例,其行使價為10.2元。假如投資者持有武鋼CWB1至行權期,在不計行權費用的情況下,若武鋼股份的價格在行權期高于行使價,投資者選擇行權是有利可圖的,而且股價升得愈高,回報愈大。假如股價低至10.2元或以下(即處于價外),則無論行權與否都會帶來損失,相比而言行權的損失會更大。在這種情況下,武鋼CWB1就不值得行權,投資者的損失為購買權證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