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口理論
缺口理論和K線理論,均線理論,波浪理論,江恩理論,以及其他理論一樣的重要,在日常交易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及時的發現缺口,可以讓你在交易當中發現投資機會,賺取更多的利潤。也可以讓你在瞬息萬變的股市中市價止損,以免受到更大的損失。缺口是指股價在快速大幅變動中有一段價格沒有任何交易,顯示在股價趨勢圖上是一個真空區域,這個區域稱之“缺口”,通常又稱為跳空。當股價出現缺口,經過幾天,甚至更長時間的變動,然后反轉過來,回到原來缺口的價位時,稱為缺口的封閉。又稱補空。 缺口分普通缺口、突破缺口、持續性缺口與消耗性缺口等四種。從缺口發生的部位大小,可以預測走勢的強弱,確定是突破,還是已到趨勢之盡頭。它是研判各種形態時最有力的輔助材料。 利用缺口理論對行情大勢進行研判是金融交易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手段。因此市場也就出現了相應的“缺口理論”。
雙缺口理論吸收外資,既是全球化時代的客觀要求,也是解決我國目前經濟改革中動力不足的現實選擇。美國經濟學家錢納里的“雙缺口理論”認為,為維持經濟的一定增長速度,儲蓄缺口與外匯缺口必須保持平衡,而吸收外資可以同時填補這兩個缺口。這一理論為發展中國家通過利用外資彌補國內資金短缺的做法提供了理論支持。
客觀地說,從改革開放一直到1990年代中期,我國吸收外資的主要目的就是彌補外匯和資本短缺的缺口。因此,這一時期我國的外資戰略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致力于擴大吸收外資的規模,二是鼓勵出口導向型外商投資企業。1988年,國務院提出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戰略,擴大出口創匯成為這一發展戰略的主要任務。1980-1990的十年間,我國貿易逆差356億美元。那時,我們需要外匯、技術和增加就業,體現在外資政策方面就是千方百計鼓勵出口導向型外商投資企業。
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出現了外資持續大規模流入、外匯儲備快速增加及國內銀行巨額存差并存的現象。至此,應該說,中國利用外資已經實現了最初的既定目標。按照雙缺口理論,我國一般性的資金缺口問題和外匯短缺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中國利用外資已進入“非資金和外匯缺口型”的發展階段。
缺口理論種類:1. 普通缺口,這類缺口通常在密集的交易區域中出現,因此許多需要較長時間形成的整理或轉向形態如三角形、矩形等,都可能有這類缺口形成。2. 突破缺口理論是當一個密集的反轉或整理形態完成后突破盤局時產生的缺口。當股價以一個很大的缺口跳空遠離形態時,這表示真正的突破已經形成了。因為錯誤的移動很少會產生缺口,同時缺口理論能顯示突破的強勁性,突破缺口愈大表示未來的變動強烈。3. 持續性缺口理論,在上升或下跌途中出現缺口,可能是持續性缺口。這種缺口不會和突破缺口混淆。任何離開形態或密集交易區域后的急速上升或下跌,所出現的缺口大多是持續性缺口。這種缺口可幫助我們估計未來后市波幅的幅度,因此亦稱之為量度性缺口。4. 消耗性缺口理論(竭盡缺口)和持續性缺口一樣,消耗性缺口是伴隨快速、大幅的股價波幅而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