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依存度
進口依存度:對外依存度是指一國進出口總額與其國內生產總值或國民生產總值之比,又叫對外貿易系數,或出口依存度,進口依存度,即一國出口總額(進口)與其國內生產總值或國民生產總值之比。一國對國際貿易的依賴程度,一般可用對外貿易依存度來表示。比重的變化意味著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所處地位的變化。
15日從海關總署獲悉,2011年我國進出口外貿依存度為50.1%。其中出口依存度為26.1%,進口依存度為24%。外貿依存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對外貿易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程度。海關總署相關人員介紹,2006年以來,我國進口依存度總體呈現回落態勢,由2006年的67%回落至2011年的50.1%。外貿在我國經濟活動中的地位依然舉足輕重。同時,從近年來進口依存度回落態勢來看,我國經濟增長正由外需拉動向內需驅動轉變。
我國為全球出口第一大國和進口第二大國,超過50%的進口依存度,表明我國深度地參與國際競爭和國際分工,我國經濟廣泛而深入地融入全球經濟發展;同時,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強勁增長的對外貿易促進了國民經濟平穩快速發展,大幅提升了我國的綜合實力,外貿在我國經濟活動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目前,美國、日本、印度和巴西等4國的外貿依存度在30%左右,法國、英國、意大利和俄羅斯等4國低于50%,而我國與加拿大、德國等3國在50%以上,處于較高水平。這與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中“世界工廠”的地位和我國進口依存度大進大出的格局一致,也表明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依然有較大的潛力空間。海關總署有關負責人說,隨著我國大力推動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我國經濟將更多地依靠內需拉動,對進口依存度的依賴程度會進一步減輕,外貿依存度將繼續降低。
自從加入WTO之后,我國的對外貿易出現了強勁的增長,進口依存度也隨之急劇攀升。1980年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只有12.5%,到1990年已經超過30%,2000年達到44%,尤其是最近幾年,進口依存度以每年超過10%的速度節節上升,由2002年的48.8%,上升到2003年的60.0%,再上升到2004年的70%,2005年由于人民幣的小幅升值,外貿依存度略有降低,約為63.9%。根據WTO和IMF的數據測算,1960年全球外貿依存度為25.4%,1990年升至38.7%,2003年已接近45%。我國的進口依存度已經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而且遠遠高于美國、日本、印度、巴西等經濟大國。這一方面表明中國參與全球一體化進程加速,國外市場的需求已經成為我國國內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動力,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已經形成相互依賴的伙伴關系,另一方面過高的進口依存度也暴露出我國貿易目的地集中、對外貿易商品結構不合理以及戰略資源產品進口依存度攀升等諸多弊端。
影響我國進口依存度的因素:按照通行的計算方法,外貿依存度是指一國對外貿易總額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它不僅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也同時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開放程度。國際經驗表明,僅從數字上、從貿易總量上考察進口依存度的高低并不能真正衡量我國經濟的對外依賴程度, 因為有許多因素影響和夸大了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具體來說,我國進口依存度偏高的原因分析如下:
對外貿易結構中加工貿易比重較大。2005年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為6905億美元,在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上升到48.6%,幾乎占到貿易總額的半壁江山。由于對外加工只收取少量的工繳費,沒有過多的附加增值,國內采購、配套率亦較低,即中國從其他國家進口大量的原材料和中間產品,進行組裝之后再出口到國外。這一進一出加以匯總再除以當年的GDP,使得外
外貿依存度明顯地有虛增的成分。國內產業結構以制造業為主,第三產業比重較低,是進口依存度高的一個重要原因。一般說來,由于第三產業的可貿易性較低,GDP構成中第三產業的比重越高,外貿依存度可能越低。目前,美國第三產業在GDP構成中的比重已經超過75%,而我國僅為33%左右。
對外貿易的增長速度明顯高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分母--GDP的增長率近年平均不過9%左右,但分子--外貿進出口的平均增長率卻達到30%以上。當GDP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增速上,對外貿易的增長速度越高,則其相對增長速度越快,進口依存度則越高。匯率的變動直接影響外貿依存度的水平。總體上看,人民幣低估是我國外貿依存度提高的又一重要原因。按照現行匯率計算,我國的進口依存度確實偏高。但若據世界銀行按購買力平價估算,人民幣與美元購買力比價為4:1,按此計算,我國外貿依存度將減少一半,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國外貿依存度高是我國對外商投資企業依賴過大這一經濟結構的必然反映。據商務部統計,2004年全國出口額最大的200家企業中,外資企業占77%;進出口額最大的500家企業中,外資企業占62%。從外貿依存度這一比率的分子來講,我國巨額外貿的一大部分實際上是在華外商投資企業所創造的,尤其是在出口方面外商投資企業的出口額大于其他企業的出口額,從2001年到2004年,外商投資企業的出口占我國出口總額依次為50.1%、52.2%、54.8%和57.1%。從這一比率的分母來講,國內生產總值也包括了在華外商投資企業貢獻的部分,但由于外商投資企業的主要特點是“大進大出,兩頭在外”,進口依存度傾向大大高于國內其他企業。由此可見,外商投資企業“大進大出,兩頭在外”這一經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