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有風險 選“路”需謹慎
日期:2012-07-27 00:00:00 來源:互聯網
日前,港交所爭取延長交易時段十年后終告成功,從明年3月起,將分兩階段延長交易時間與A股全面接軌,這意味著港股不僅會得到中央政策支持,也將吸引更多內地吸引投資者前往港股淘金。
然而,大多數內地投資者對港股市場仍十分陌生,貿然入市,難免會在重重風險下大栽跟頭。對此,業內專家提醒投資者,投資港股首先要規避市場因素之外的非必要性風險,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合法投資通道的選擇。
非法通道:風險滋生源頭
投身港股市場的投資者,往往事先對港股市場的投資風險做足了功課。殊不知,“多數投資者在進入港股市場初期所遭遇的風險,并非是來自市場,而是來自市場外的其他因素。” 國信香港港股投資專家指出,錯誤的投資通道選擇,不僅會導致資金的損失,甚至觸犯法律,這是形成市場以外的非必要風險的最大源頭。
此前,由于國內港股投資市場尚未開放,投資者多選擇通過QDII、掛鉤港股的理財產品,但也有投資者是選擇非法中介機構,或并不是通過正規的途徑來開立賬戶。然而,這兩者不僅存在極大的資金風險,還可能違反了相關法律,不受法律保護,在遇到風險的時候,甚至無法通過法律維權。
據知情人士透露,珠三角地區現在有很多人在投資港股,但他們往往選擇境內券商,或者赴港尋找銀行、券商代理。常見的資金通道有三種,分別是地下錢莊、公司轉賬和自己隨身攜帶。
廣州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僅今年5月30日至6月6日的8天內,就查獲出境貨幣案件9宗,涉案港幣215.4萬元、美金6.9萬元。海關方面表示,這些私自攜帶超量外幣的出境者將面臨處罰。
合規投資:才露尖尖一角
那么,在QDII產品,以及部分掛鉤港股的理財產品之外,投資者是否還有其他選擇?
根據固有的監管條令,內地居民通過境內券商、其他非法經營機構或境外證券機構的境內代表處開立境外證券賬戶和證券交易都屬于非法行為,不受國內法律保護。而這一限制,目前正隨著市場的變化而逐漸有所變化。
記者了解到,目前已經有部分銀行和券商開展了直接投資港股的服務項目,雖然選擇的空間仍然較小,但內地投資者重在有了通過合規、合法渠道直接進行港股投資的機會。
以“金色香江”品牌為例,該產品由國信香港開發,亞洲首創網上開戶功能,這使得用戶無需再往返香港和內地之間,也避免了攜帶現金帶來的不便,全程電子申請審批,無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時,自動關聯銀行信托子賬戶方便境外匯款,并即將推出與國內用戶習慣接近的銀證轉賬服務,客戶體驗上頗受好評。
據悉,國信香港由國信證券在香港注冊成立,不僅有著深厚的背景實力,同時也擁有證監會允許的港股投資業務資質,相比其他非法、非合規渠道,對于投資者有著天然的保護作用。
某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已經有部分券商在香港開設了子公司,相比香港的銀行、券商,內地券商更加熟悉監管條令,以及內地用戶的交易操作習慣。同時,內地券商日漸成熟,通過與國際大型機構的合作,在風險控制等方面也有著其獨到之處。因此,對于港股投資者來說,這些率先取得了合規資質的券商無疑是其規避風險的優先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