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您輕松查處上市公司的假帳
日期:2012-07-27 00:00:00 來源:互聯網
上周香港證監會炮轟保薦人沒有做好盡職審查,在88%的申請中有缺失,沒有保障到投資者,直接令到投資者損失。過去一年上市公司中,洪良(946)上市不足三個月被證監勒令停牌,而上市籌得的9億元被凍結,證監指上市財政資料沒有反映真實情況。另外,有數間近年上市的公司,被揭發上市文件的數據不盡不實,例如所列出的10大客戶沒有跟公司買貨等。有數間公司上市一年之內發出盈警,其中包括琥珀(090)、秦發(866)、摩比(947)。證監指其中一個個案公司前戶員忽然成為最大客戶,買入大量的貨,當然這前戶員根本沒有能力買這么多貨,整個交易都是虛假,只是做大了公司的銷售及盈利。
讀招股書首看毛利率
筆者閱讀過無數上市公司的招股書,當然發現很多都有問題,正如證監所說保薦人很多時候為了做生意而疏忽了本身的職責。有數間上市公司當筆者閱讀其上市文件時已發現有很大問題,上市提供的財務資料不可能是真實,結果這些公司上市后數年內便倒閉。事實上絕大部分上市公司都盡量做好盤數,有些會把成本降低,例如有地產公司上市前一年的建筑支出只入了一半的帳,讓其盈利提高。有的電器生產商在年底前把電器存入貨倉,催谷成銷售。這些都是短期效應,可以提高上市時的盈利,但下年度利潤就會下跌,這可以解釋為什么有這么多新上市公司一年內就發盈警。
有個別的上市公司更變本加厲,公司本身根本沒有盈利,或者達不到上市規定的三年內五千萬元純利,干脆直接做假數。所以,當投資者閱讀上市招股文件第一件事,就要看其利潤,尤其是毛利率。
投資者警惕毛利奇高上市公司
有兩間上市公司予筆者的印象最深,因為筆者覺得其財務數據不可能是真的,結果兩間公司都先后倒閉。其一是海域化工(2882),當時是賣金鹽工業產品,供應電鍍或珠寶用。因為筆者以前曾經和同業公司有往來,知道貴金屬工業產品毛利是低于1%,但是海域化工毛利竟然是百分之十幾,不可能是真實,結果數年后海域化工便破產。另一間是福記(1175),其主要業務是送餐包伙食,其毛利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以上,包伙食絕對是一個低門坎行業,沒有可能有70%的毛利。當然假的賬目不可能維持太久,當福記每年賺大錢的時候,卻要不停集資借錢,結果是在毫無跡象之下忽然倒閉。
投資者要記住全球最高科技的企業,美國的英特爾(Intel)的毛利只有50%,全球最成功的企業蘋果(Apple)的i-phone毛利率只有40%;因此投資者要對毛利率奇高的上市公司提高警惕。
香港有一間上市公司做手機揚聲器(speaker)及米高峰(microphone)的毛利高達70%,管理層解釋他們是高科技企業,但是未能說服筆者。另外一間農業上市公司毛利更驚人,超過70%,每年純利達到數十億元,但奇怪的是這般賺錢的公司竟然沒有現金流,需要集資解決財困,實在令人費解。
注意出事公司的關連交易
關連交易也是出事公司專有的問題,因為帳不清楚經常和關連交易有關。如果是入貨,關連公司買入原料后以低價賣給上市公司,為上市公司圖利,很多公司采用這手法來吹脹利潤。關連公司也可以用人為的做大營業額,例如證監指出的例子,把貨賣給前戶員,但實際上沒有收入。
事實上市公司的盈利都有水分,但是水分太多便變了造假,假帳一般都有跡可尋,投資者可以留意以下的情況:
1. 毛利率是否不合理的高;2. 關連交易占公司銷售或采購大部分;3. 應收帳及存貨太高;4. 公司賺錢但沒有現金流;5. 公司賺錢但經常集資;6. 公司債務過高,以高息借錢。
投資者如果做足功課,可以避開投資陷阱,不會買到忽然倒閉的公司股票,而導致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