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提升標的成份股活躍度
日期:2012-07-27 00:00:00 來源:互聯網
從短期來看,由于股指期貨和股票現貨市場通常存在著某種程度的替代效應,股指期貨在上市初期可能會對現貨市場存在資金排擠效應。尤其是重視指數的部分投機者,會將部分資金轉移至股票市場。但從整體與長期角度看,股指期貨的推出只會促進股市交易的活躍與價格合理波動,從而使股市更加健康發展。
股指期貨不會分流市場資金
1994年,Kuserk和Cocke等人對美國股指期貨推出對市場資金的影響進行過研究,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股指期貨推出后,由于吸引了大批套利者和套期保值者的加入,股市的規模和流動性都有比較明顯的提高,且股市和期市交易量呈雙向推動的態勢。
雖然,股指期貨的市場規模可能超過現貨市場,但這是場外資金大量流入造成的,對股市的發展具有長期推動作用。以美國為例,上世紀80年代推出股指期貨交易后,充分發揮了股指期貨的避險作用,使投資者在1987年股災中的損失得到很大緩解,并很快迎來了上世紀90年代的空前大牛市。事后,很多經濟學家指出,假設1987年危機發生時沒有股指期貨交易,其后果將是不堪設想的。
另外,香港在1986年推出恒生股指期貨后,股票交易量當年就增長了60%,之后,股票交易量繼續不斷增加。因此,根據國外以及我國香港地區的實際情況來看,擔心股指期貨推出分流股票現貨市場資金是沒有必要的。國內滬深300指數期貨的推出,將會大大提高市場運行效率,對股票現貨市場中長期發展是十分有利的。
標的指數樣本股有望活躍
在海外證券市場,藍籌股指數一般都是市場基準指數,同時也作為指數基金的跟蹤指數和指數衍生產品的標的物,這些指數樣本股的市值規模和成交金額一般都占到市場的70%以上。并且,這些藍籌股指數的市場走勢一般都要強于市場整體。
我們來看一下海外主要證券市場在推出股指期貨后,作為標的指數的樣本股和非樣本股整體市場收益的比較情況,見下表。我們以海外證券市場著名的藍籌股指數為例,來考察其成份股與非成份股的收益情況。我們選取的標的指數包括,標準普爾500指數、日經225指數、倫敦金融時報100指數、德國DAX30指數、恒生33指數、巴黎CAC40指數和多倫多指數。
從下表中可以看出,1990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15日期間,海外證券市場除了日本和德國外,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股指期貨標的指數年平均漲幅都要超過非標的指數,年平均漲幅差異在10%左右。
隨著國內滬深300指數期貨的推出,今后存量資金和增量的關注焦點將會主要集中在滬深300指數及其樣本股上。與非滬深300指數股票相比,滬深300指數整體投資機會將得到一定程度提升,值得投資者積極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