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鋼債創近期機構參與申購新紀錄
雖然股市和債市近期的行情比較疲軟,但"橫跨"兩個市場的分離交易可轉債依然受到了資金追捧。
近期,葛洲壩發行了認股權和債券分離交易可轉換債券,而前不久寶鋼股份也發行了分離交易可轉債相關公告顯示,寶鋼股份發行的分離債的中簽率為0.61%,雖然較之前發行的4只同類債券有所上升,但考慮到本期分離債100億元的發行量,中簽率依然在較低水平。
投資者熱衷可轉債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2月下旬集中發行了三只分離債,中簽率位于0.85%至1.89%之間。3月份中國石化發行的分離債中簽率為1.31%,其發行量達到創紀錄的300億元,當時所凍結的資金也創下天量。此后幾只分離債則回到歷史較低水平。
寶鋼發行的分離轉債總額為100億元,發行價格為每張100元,共1億張,票面利率為0.80%。同時,每張寶鋼分離債的最終認購人可以獲得16份寶鋼派發的認股權證,初始行權比例2:1,初始行權價格12.50元/股。
寶鋼股份發布的公告顯示,總共有918家機構賬戶通過網下申購分離債,最終有917家機構獲配,創下了近期分離債發行機構參與及獲配數量的新紀錄。這一數據甚至超過了大盤股中國石油發行時,機構參與申購的數量。資料顯示,有484家機構參與了去年中國石油發行A股的網下申購,然而這一數量也僅相當于此次寶鋼分離債申購機構數量的52.72%。
此前,中國石化在今年發行的分離債,有691家機構參與申購。而青島啤酒于今年4月份發行的08青啤債,參與申購和獲配的機構數分別為703家、699家。
投資風險相對較低
可轉債是包含認購權證和債券的一個混合品種,當期認購權證價值有限時,其表現就像一只債券;一旦認購權證開始具有一定價值時,其走勢就比較類似相關正股。可轉債就投資而言雖然具有頗多優勢,但同時亦存在混合導致定價不準確的弊端。分離交易可轉債就是傳統可轉債的一個變通,其上市后將分離為認購權證和純債兩個部分分別交易,市場分別對兩部分單獨定價,從而可以使定價更準確。對于分離交易可轉債的持有者可以待上市后單獨拋售認購權證或者純債部分,從而獲得不同的風險控制程度。
分析人士表示,股票二級市場的大幅波動使得資金轉向風險相對較低的發行市場,分離債自然成為選擇之一。到目前為止,分離債尚未出現申購負收益的情況。
目前,滬深兩市已經有數量眾多的分離可轉債的純債部分正在交易,投資者該如何選擇呢?市場人士表示,可以主要關注以下幾方面。
首先是稅后收益率。對個人投資者而言,稅后收益率是首要考慮的問題。第二是信用評級。對債券而言,信用評級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其決定了一家企業難以償還派息和本金的可能性。第三是剩余期限。理論上到期時間越長的債券應該收益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