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期貨走勢
我國是一個食用油大國,隨著我國榨油業的迅速發展,大豆期貨走勢大豆作為我國油脂壓榨的主要品種需求度也越來越高,2002年3月豆一(非轉基因黃豆1號)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亮相,從大豆的屬性來看,它既有農業品的特性,又包含工業品的特征,從大豆期貨走勢可以看出,大豆生產銷售的季節性特征較為明顯,我們通過仔細分析,可以更好的把握大豆的價格走勢。
大豆價格的季節性波動,主要是由于大豆價格和天氣因素影響具有季節性。大豆期貨走勢我們可以看到每年的第一季度1-3月都是大豆價格走勢較好的月份,這是因為這個階段是大豆的銷售旺季,加上對天氣的炒作很容易讓價格走高進入5、6月份通過圖表我們可以看出5、6月份大豆收益率呈現回落態勢,由于二季度多為雨季不利于農作物的生長,使得下游壓榨企業對于上游大豆的采購率降低,大豆期貨走勢從而影響大豆價格走勢以及收益率,如果多為暴雨季節那么同時也會影響大豆產能下降。
大豆上漲行情起源于美國逾50年來最為嚴重的干旱。首先,顯而易見的,干旱會影響作物生長情況。大豆期貨走勢美國大豆生長優良率為32%,雖然較上周上漲了2%,但是仍然維持在歷史低位。其次,干旱還從其他方面影響大豆價格。因密西西比河水位下降,從孟斐到美灣的運費從11.75美元/噸漲至15.7美元/噸,這也間接抬高了大豆價格。
在美國農業部9月月度供需報告發布之前,大豆以震蕩為主。官方數據公布后,只要單產與市場預估不產生太大的偏差,那么主導后市的關鍵因素還是需求。當前,大豆期貨走勢天氣的影響逐漸淡化,如果說集中收割造成的現貨供給相對充裕打壓價格,那么南美大豆豐產上市之前,全球供給偏緊格局不變。因此,需求是否會受到高價的抑制、多高的價格才能暫緩需求直至南美新豆上市,這才是決定大豆后市的最關鍵因素。
期貨市場能夠揭示未來某個時期大豆的價格,大豆期貨走勢反映該種商品的供求狀況;期貨價格往往領先于現貨價格一段時間,而在交割日期,期貨價格自然回歸到現貨價格。
不僅美國大豆市場利多氛圍濃厚,國內大豆市場也面臨減產利好。大豆期貨走勢國內種植比較收益不利于大豆種植,農民紛紛棄大豆而種玉米,今年國內大豆種植面積以及產量都存在進一步減產的可能性。
大豆期貨走勢有關專家認為,大豆期貨價格在目前水平將有一番多空爭奪,若能守住每噸4700-4800元,那么后期只要美國天氣繼續干旱,利多外盤大豆期貨,國內大豆期貨價格就有望向2008年高點進軍。
大豆期貨走勢最近從大豆豆粕盤面上可以看出,豆粕的漲勢驚人,有逼倉的嫌疑,使得期貨投資者不敢參與買大豆拋豆粕的套利操作,這難免不使我聯想到今年年后滬銅/倫銅比值在歷史性的低點7.0左右,可以說當時也有倫銅逼倉的嫌疑,滬銅弱倫銅強,但后來也證實了雖然這個格局會持續一段時間,大豆期貨走勢但比值終究會因為現貨貿易的存在而回歸至正常區間。現在大豆豆粕就是這種情況,從大豆壓榨來說,現在大豆壓榨已經不虧錢了,那么油廠就會加大壓榨,從而買大豆生產出豆粕豆油,當油廠持續這樣的操作,大豆價格自然會上漲,豆粕豆油價格會下跌,大豆期貨走勢最終使壓榨利潤回歸到正常的區間內,這也達到了我們套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