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基金
債券
銀行
權證
港股
外匯
期指
期貨
黃金
無人駕駛概念股哪些
日期:2018-01-19 00:00:00 來源:互聯網
伴隨著人工智能(AI)概念的火熱,被看作是最能夠代表AI技術發展方向之一的無人駕駛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縱觀國內外,許多無人駕駛創業公司跑步進場并拿到可觀融資。無論是傳統汽車廠商還是互聯網巨頭,無不將無人駕駛看作是未來重要的戰略布局。
1月5日,發改委發布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闡述了對智能汽車產業的發展愿景、制定了智能駕駛的三個階段性發展目標,并提出構建自主可控的智能汽車技術創新體系。
無人駕駛也被不少投資人和企業視為中國騰飛的一個巨大機遇。有研究機構表示,未來,無人駕駛不僅僅在出行領域會引起變革,甚至在物流業、環境能源業也會受到影響,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
多面競爭賽道 焦點依舊
1月16日,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小馬智行(Pony.ai)宣布近日完成1.12億美元的A輪融資。這輪融資由君聯資本和晨興資本聯合領投。種子輪領投方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和跟投方IDG資本也再次參與投資。其他投資者包括弘泰資本,聯想之星,普華資本,啟宸資本,DCM Ventures,Comcast Ventures和硅谷未來資本等。
據悉,本輪融資資金將繼續用于最安全,最可靠的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今年第一季度,小馬智行將在中國廣州正式推出無人駕駛運營車隊。同時,公司還將繼續在美國和中國發展合作伙伴,探索商業化路徑,并且快速壯大隊伍。
在BAT等互聯網巨頭的涌入下,是否還有市場空間?小馬智行CEO彭軍認為,“大公司只會讓行業發展更熱,從大盤來看,很多VC都還沒有出手,可能他們也在觀望,所以市場上還有足夠的錢推動行業往前發展,人才方面也是,目前真正進入這個行業的人才不算多。”
與此同時,國外的無人駕駛推進進程也在快速加進著。美國自動駕駛汽車創企Voyage近日宣布已完成2000萬美元A輪融資。谷歌無人駕駛項目成立獨立實體公司Waymo,估值在2030年可高達700億美元。
在無人駕駛技術方面,國內企業與谷歌、特斯拉相比依舊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國內無人駕駛領域的力量卻在不斷壯大,除了互聯網巨頭與車企,專注于無人駕駛技術的創業公司也如雨后春筍般出現,2018年無人駕駛領域將繼續成為大眾焦點。
挑戰多多 距離大規模推廣仍需很久
眼看著無人駕駛領域動作頻頻,但無人駕駛要真正落地并大規模推廣,在業內人士看來,還有一段時間。
GGV紀源資本投資副總裁余俊在接受證券時報·創業資本匯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資本和行業對于無人駕駛到了白熱化階段,但依然處于早期階段,實現量產和行業標準的落地是兩個最關鍵的節點,從這兩個節點看,2018年還早,但在局部場景可能會逐漸應用起來。
在談到無人駕駛領域面臨的挑戰時,余俊認為,感知系統成本,數據,深度學習能力,落地場景等都是需要一一克服的問題。“具體來說,感知系統,現在成本相對比較高,路上的場景落地還不夠豐富,甚至法規還不夠完善。深度學習算法,訓練深度學習的系統需要大量有精確標注的數據,數據的基礎設施得先建立起來并且獲取成本要低,然后必須驗證過足夠安全才能規模。這一過程還需要大量努力和時間。”余俊說。
盛世智達投資經理鄭必林認為,“對于無人駕駛,一是技術上仍存在改進空間。雖然當前谷歌、百度等公司無人汽車在特定區域駕駛的安全性已經較高,但是否能夠適應復雜的真實環境,尚缺乏可供參考的先例。另外,網絡安全、4G網絡下信號傳輸延遲等問題也有待解決。二是成本上尚未實現有效改善。諸如激光雷達、控制芯片等關鍵部件價格仍然居高不下。三是到目前為止,雖然全球范圍內相關政策在持續推進中,但截至目前,除美國即將于今年夏天推出經過修訂的無人駕駛汽車指導原則外,其他國家尚未有相關的政策落地。無人駕駛可能涉及的責任與義務問題,短期還是難以有效解決。”
因此,整體來說,無人駕駛距離大規模落地仍有待時日。“我認為應該至少是5G網絡投入使用、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普及,同時搭載無人駕駛設備的汽車普及到一定程度,無人駕駛可能帶來的問題不斷得到暴露,進而有關法律法規不斷得到完善,并最終推出實施,無人駕駛才可能大面積落地。”鄭必林表示。
縱觀國內外,無人駕駛創業公司跑步進場,2017年該領域資本對創業公司的投資總額是2016年的2倍。鄭必林認為無人駕駛是大勢所趨。2017年,無人駕駛領域大量資金加速進場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行業巨頭的強力推動。例如,谷歌拆分出了旗下的無人駕駛項目,單獨成立公司Waymo,估值700億美元。在國內,百度也推出了阿波羅開放平臺。二是人工智能大受追捧。無人駕駛作為人工智能重要的一個應用領域,自然也受到追逐。某些傳統車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