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可再生能源龍頭股票有哪些啊,2022可再生能源概念股票一覽
日期:2022-06-02 21:03:45 來源:互聯網
事件概況
6 月1 日,發改委、國能局等九部門聯合發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明確2025 年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增量中占比超過 50%,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量在全社會用電量增量中占比超50%,全國可再生能源龍頭股電力總量消納責任權重達33%等目標。同時指出應加強電網基礎設施建設及智能化升級,提升電網對可再生能源的支撐保障能力。
四個方面推動新能源龍頭股高質量發展,電網消納能力成重要考量標準‘
本次規劃緊緊圍繞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的要求,提出了總量、發電、消納及非電利用目標。總量上,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增量中占比超過 50%;發電上,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量在全社會用電量增量中占比超50%;消納上,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總量消納責任權重達33%,可再生能源電力非水電消納責任權重達18%;非電利用上,規模達到 6000 萬噸標準煤以上。
具體來看,此次規劃總量目標較21 年國能局提出的“三分之二左右”目標有所下調,但對比“十三五”期間41%的占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我們認為,此次目標下調并不是新能源發展力度放緩的體現,而是經過近幾年高速發展后的一次精準定位。一方面,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與電網消納能力相輔相成,根據國能局通報的2021 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完成情況來看,全國最低電力總量消納責任權重完成值為29.4%,最低可再生能源電力非水消納責任權重完成值為13.7%,較2025 年33%和18%的目標仍需分別提高3.6%和4.3%,因此全國電網對新能源的消納水平仍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不論是從新能源發展程度還是從去年“拉閘限電”的舉措來看,都可以發現,由于新能源龍頭股隨機、不穩定等特性引起的并網問題仍然存在,目前新能源難以承擔保障居民用電的主力能源重任,煤炭等傳統能源仍需發揮重要作用。因此,綜合來看,要實現雙碳目標,促進新能源高速發展,在綠色低碳的同時做到能源保供,構建以新能源為核心的新型電力系統是新時代發展的首要目標。
供給、消費、市場三側并舉,智能配電網是提高電網消納力的關鍵
為落實“十四五”發展目標,本次規劃部署了多條重點任務,其中“大規模開發”、“高比例消納”、“市場化發展”是重中之重。從供給側看,規劃強調大力推進風電、光伏基地和項目開發,與5 月31 日發改委與國能局發布的《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相互印證,一方面,表明了“十四五”期間大規模發展新能源的決心和力度,另一方面也傳遞了電網必須加大力度解決新能源大規模并網難題的信號。從消費側看,規劃提出要促進存儲消納,高比例利用可再生能源,推動配電網智能化升級,提升電網對可再生能源的支撐保障,真正實現2025 年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總量消納責任權重達33%的消納目標。我們始終認為,電網適應新能源接入,提升消納能力的核心在于調度調節及遠距離輸電兩方面,要真正實現大規模并網,必須借助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提升電網柔性、靈活性及抗擾動性,因此配用電側存在巨大的信息化空間。從市場側來看,現階段,可再生能源正處于平價上網的歷史性拐點,新時代新能源發展將從政策驅動轉為市場驅動階段。規劃提出要推動可再生能源電力交易,完善綠證交易,做好綠證交易與碳交易的銜接。我們認為,新能源概念股發展到新階段后,只有市場化手段才能在降低電網消納成本的同時助力能源更好的實現低碳轉型,因此市場化交易所需要的交易系統、仿真平臺等軟件需求有望加速爆發。
電力信息化迎來時代發展機遇,產業鏈相關企業有望實現高增
在雙碳目標及“十四五”期間多重能源政策催化下,電力信息化迎來重大利好。建議關注:1)具備國資背景的平臺型上市企業;2)深耕電力領域,具備渠道與技術壁壘的市場化企業。具體來看,國電南瑞:電力產業鏈龍頭,業務覆蓋全產業鏈多個環節;朗新科技:數字化為核心,BC 端雙輪驅動;南網科技:“技術服務+智能設備”的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智洋創新:特高壓建設緊鑼密鼓,主網側線路運維空間巨大;遠光軟件:電力集團管理軟件龍頭,協同電網數字化規劃發展;東方電子:布局智能電網全產業鏈,電力信息化和能源管理的領先者。
建議關注
多環節布局:國電南瑞,南網科技,東方電子,科林電氣。
發電側:國能日新,容知日新,國網信通,金現代。
電網側:智洋創新,恒華科技概念股,國電南自,中元股份,華自科技。
售/用電側:朗新科技概念股,遠光軟件,恒實科技。
風險提示
1)疫情加劇降低企業信息化支出;2)財政與貨幣政策低于預期;3)供應鏈波動加大,影響科技產業發展。
數據推薦
最新投資評級目標漲幅排名上調投資評級 下調投資評級機構關注度行業關注度股票綜合評級首次評級股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