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概念股票有哪些啊?最新保障性住房龍頭股上市公司一覽表
日期:2022-07-03 20:49:09 來源:互聯網
百強房企銷售:環 比大幅回升,同比分化明顯。2022 年1-6月百強房企累計銷售金額為34771.50 億元,同比下降了50.6%,較上月跌幅收窄2.1pct,仍延續下跌態勢。百強房企單月銷售金額為8375.90 億元,同比下降42.5%,跌幅收窄17.3pct,環比上升61.3%。
6 月疫情影響基本消退,此前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華東區域銷售逐步恢復正常,疊加各地政策力度加大,同比跌幅收窄,環比方面相較2020 年和2021 年6 月環比增速33%和17%來看,剔除季節因素6 月環比回暖仍較為明顯。TOP10 和TOP20 累計入榜門檻同比跌幅收窄。6 月百強房企TOP5/TOP10/TOP20/TOP50/TOP100 累計全口徑銷售金額入榜門檻分別為1210.00 /850.40 /437.60/216.00 /66.50 億元,同比下降48.2%/30.2%/42.3%/38.3%/46.9%,TOP5、TOP10 和TOP20 入榜門檻同比跌幅分別收窄1.1pct、3.8pct和0.6pct,權益口徑來看,TOP5 入榜門檻同比跌幅大幅收窄3.6pct,整體來看TOP20房企表現整體更優。TOP5/TOP6-10/TOP11-20/TOP21-50/TOP51-100 房企概念股占百強房企累計權益銷售金額比例為27.7%/13.1%/16.7%/25.2%/17.3%,分別變動-0.17/0.64/0.41/-0.
83/-0.05pct,TOP6-10 和TOP11-20 占比提升,TOP20 整體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全口徑銷售金額TOP40 房企中,民企平均環比增速94.6%,國企79.48%,民企平均同比增速-34.71%,國企平均同比增速5.35%;受到部分民企強勢回暖,民企整體環比增速超過國企,但同比來看國企平均當月降幅較民企降幅明顯收窄。弱復蘇下,供給端差異帶動銷售分化明顯。6 月百強房企銷售具體來看具有以下特點:1)國企平均單月同比增速-5%,保利發展、華潤置地、華發股份、越秀地產等房企同比轉正;2)民企平均單月同比34.7%,除個別房企同比轉正外,較多房企同比跌幅仍在20%左右,而出險房企同比跌幅仍保持在50%以上,例如融創中國同比跌幅82.37%、世茂集團69.3%、中梁控股63.54%。國企和民企之間產生了較大分化,我們認為分化產生的主要原因來自于:1)供給端分化:
去年行業流動性收緊、資金壓力加劇以來,大部分民企停止拿地,而經營穩健、資金壓力較小的國企則保持拿地拓展。2)弱復蘇下加劇供給端分化作用:當前行業處在銷售邊際改善的弱復蘇階段,熱點城市和熱點區域的銷售復蘇節奏加快,去年以來能持續在土地市場補貨的國企央企,特別是在集中供地的熱點城市中保持拿地,憑借足夠的貨值儲備,在市場復蘇的階段能夠快速在熱點區域推貨,加速去化占據市場份額,提高市場占有率,而去年以來拿地較少的民企,當前市場弱復蘇過程中,貨值儲備不足或質量、熱度不高,較難在弱復蘇階段實現銷售的快速提振。
融資:融資規模與上月持平,平均期限有所延長。整體來看,民企由于資金鏈緊張、現金流循環受阻等原因,拿地能力及拿地意愿快速下降,去年二三輪及今年第一輪集中供地中均以國央企及地方城投為主,民企拿地較少。在當前民企持續暴雷,融資環境逐步惡化的情況下,民企減少拿地支出已成必然選擇,這會導致后續在市場逐步恢復的情況下,民企產能暫時喪失或永久喪失,民企縮表已是大勢所趨,疊加市場對民企信心仍在下降,后續民企銷售同比跌幅仍會持續擴大,而國/央企銷售同比跌幅逐漸收窄。房企境外債發行環比微增,境內債發行微降,整體發行情況較上月變化不大。2022 年6 月房企境內外融資548 億元,同比下降57.7%,環比下降2.5%,同比降幅擴大,環比與上月持平。其中境內債發行444.5 億元,同比下降27.5%,境外債發行103.6 億元,同比下降85%,境外債發行規模較上月環比微漲。境內債方面,中票和證監會ABS 發行增加,公司債和短融、超短融概念股等發行量均下降。境內外債券發行期限延長,平均利率上升,6月境內債平均期限5.12 年,環比上升1.06 年,平均利率3.4%,環比上升24bp。境外債平均期限2.07 年,環比上升0.13 年,平均利率8%,環比上升21bp。境內債方面本月主要受到中票發行增加,整體平均期限上升明顯,境外債方面主要受到新湖中寶和中南建設兩筆票面利率11%和12%影響整體平均利率上升,萬科香港成功發行5.1 億元中期票據,票面利率3.55%,為本月房企發行境外債中票面利率最低。6 月有13 家上市房企評級被下調,5 筆境外債發生實質違約,違約本金合計7.24 億美元,3 筆境內債未按時兌付本金,3 筆觸發交叉違約,合計本金21.67 億元,整體違約情況較上月有好轉。
成交持續邊際回暖,下半年關注供給分化。近期新房及二手房成交數據邊際上持續回暖,6 月30 大中城商品房成交面積環比上升81%,同比下跌7.5%,跌幅大幅收窄40.8pct,包括廣州、青島、蘇州、佛山等城市成交同比已經回正,一方面這些城市在6 月份存在集中網簽的影響,導致數據上的波動較大,另一方面部分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的成交也帶動了成交數據的轉暖,剔除這兩部分的影響,市場銷售真實回暖的情況仍處于邊際改善的狀況,難言全面復蘇,居民對于房地產市場概念股預期依然偏弱,整體市場仍未有明顯起色,銷售回暖情況仍待繼續觀察。板塊方面,我們認為當前行業基本面的底部或已過去,目前正處于邊際修復的狀態,下半年仍需要更大力度的政策來穩定市場經濟,下半年供給壓力將成為民企的核心問題,能夠持續在土地市場補貨的國企央企,有望在市場復蘇的階段,加速去化,占據市場份額,提高市場占有率。因此我們建議重點關注大型國企央企如保利地產、金地集團、招商蛇口、中海地產、華潤置地,考慮到再融資放開的可能性,建議重點關注南山控股和華發股份。
風險因素:政策風險:政策放松進度不及預期,房地產稅概念股、預售資金政策調控超預期。
市場風險:地產行業銷售下行幅度超預期。
數據推薦
最新投資評級目標漲幅排名上調投資評級 下調投資評級機構關注度行業關注度股票綜合評級首次評級股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