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藥物概念股票有哪些啊?最新靶向藥物龍頭股上市公司一覽表
日期:2022-07-21 20:21:29 來源:互聯網
本周聚焦:mRNA 全球研發梳理
2022 年7 月6 日,百濟神州宣布與深信生物概念股達成全球戰略合作,共同推進數個mRNA-LNP 項目的研發工作。百濟神州將獲得產出候選產品的全球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利,并獲得深信生物專有 LNP 技術的非獨家使用許可,用于支持內部研發工作。
近2 年,國內藥企順應當下醫藥行業發展趨勢,已達成多項mRNA 技術龍頭股領域的合作項目,充分發掘mRNA 藥物在更多應用方向上的價值空間。對于掌握前沿技術的初創mRNA 公司,成熟企業的資金、渠道、平臺能力將加速其實現技術轉化;頭部公司也可以此迅速補全技術缺口,平滑研發周期。
本周周報,我們聚焦mRNA 藥物領域,以29 張圖 表解碼mRNA 技術關鍵,剖析當下mRNA 研發布局,展望未來十年mRNA 藥物價值前景,同時對海內外代表性mRNA 技術公司的平臺管線進行梳理。
mRNA 技術具有靶向特異性強、作用逐步釋放、藥物設計簡便、平臺性優勢明顯、研發周期短、生產快速的優勢。行業短期發展受疫情催化,長期則受益于多樣化產品接連落地,個性化腫瘤疫苗、治療性藥物極具價值潛力,2035 年整體市場規模有望增至230 億美元。
從發展模式看,國內聚焦mRNA 藥物研發的創新企業數量較少且體量較小,大多攜手具備資金和平臺綜合實力的成熟企業進行技術輸出;海外行業龍頭一方面與頭部藥企、研究機構和政府機構等密切合作,另一方面積極以自研平臺擴充內生產品管線,自驅力更強;
從產品管線看,除新冠疫苗外,國內自研mRNA 藥物概念股均處于早期研發階段,但已在逐漸覆蓋傳染病預防、腫瘤治療等疾病領域,管線初具雛形;海外mRNA藥物管線更為豐富,相關企業產品布局呈現平臺化。尤其在腫瘤疫苗、治療性藥物研發中進度領先,更實現與CAR-T、基因編輯等前沿技術的巧妙結合,為行業發展挖掘全新機遇。
醫藥板塊創新藥個股行情回顧:
本周滬深醫藥創新藥板塊漲跌幅排名前5 的為艾迪藥業,前沿生物-U,眾生藥業概念股,苑東生物,華東醫藥。后5 的為羅欣藥業,億帆醫藥,博瑞醫藥,舒泰神,澤?制藥-U。
本周港股醫藥創新藥板塊漲跌幅排名前5 的為和譽-B,圣諾醫藥-B,信達生物概念股,金斯瑞生物科技,北海康成-B。后5 的為嘉和生物-B,德琪醫藥-B,加科思-B,三葉草生物-B,諾誠健華-B。
創新藥行業中長期觀點:
近幾年,政策刺激下資本涌入,國內迎來創新大風口。我國的創新市場有較強的政策屬性,2017 年10 月8 日,兩辦聯合印發《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開啟了第一波創新浪潮。疊加藥品注冊管理辦法修訂、藥品談判、醫保動態調整機制等出臺,從政策頂層設計徹底解決了歷史上由于研發資源有限、審評不規范&進度慢、招標效率低、入院難度高、醫保對接難等造成的創新動力不足的問題。在綱領性政策刺激之下,疊加近年科創板、注冊制等推動,創新藥賽道資本蜂擁,創新藥企業融資加速,也引領了我國創新藥投資進入大風口時代。
在良好的政策環境與資本推動下,國內創新崛起加速。國產創新藥陸續進入收獲期,未來幾年將看到更多重磅創新產品在國內陸續獲批上市。
不可忽視的是,政策給予“泛泛創新”的時間窗口越來越短,醫保控費趨嚴、賽道日益擁擠,我們已經慢慢進入到“精選優質創新”的時刻。我國目前創新藥研發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靶向藥物同質化現象最為嚴重。創新藥概念股上市即重磅炸彈的時代慢慢過去,政策給予“泛泛創新”的時間窗口期越來越短。我們認為,我國的創新藥龍頭股市場在當下已經慢慢從“泛泛創新”進入到“精選優質創新”的時刻。單抗熱門靶點未來同質化競爭將持續白熱化,同質化產品將逐漸失去競爭力,新技術、稀缺的技術平臺、差異化的治療領域、創新的給藥方式等都可能會給企業帶來更好的競爭格局,有技術沉淀的公司有望脫穎而出。
風險提示:1)負向政策持續超預期;2)行業增速不及預期。
數據推薦
最新投資評級目標漲幅排名上調投資評級 下調投資龍頭股評級機構關注度行業關注度股票綜合評級首次評級股票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