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技術板塊概念股有哪些啊?2022最新無人駕駛技術龍頭股一覽表
日期:2022-07-27 16:08:09 來源:互聯網
智能化開啟汽車創新的下半場
從個人電腦時代的微軟到智能手機時代的蘋果,“萬億市值”公司的出現,標志著終端智能化的代際交替。2021 年10 月特斯拉市值破萬億,屬于智能電動車的新時代已經拉開帷幕。我們認為:1)汽車智能化的最大特征是商業模式向智能手機靠攏,軟件定義智能終端將顛覆原有盈利框架和估值體系。我們看到,以蔚小理為代表的國產品牌在智能化、電動化領域走在全球前列,實現了對百年車企的彎道超車。2)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動力總成受益于汽車智能化和國產替代的兩條主線;3)無人駕駛出行服務從2G/2B走向2C,車路協同或將帶來車端、路端、云端多維度的投資機遇。
觀點#1:汽車智能化帶來品牌格局、業務邊界和估值體系的顛覆我們認為汽車智能化時代最大的特征是汽車生態和手機生態加速融合。軟件定義智能終端,科技巨頭憑借軟件定義能力掌握產品定義能力與供應鏈議價權,從而顛覆行業的盈利模式與現有估值體系。立足中國,國產燃油車面臨傳統零部件的諸多技術沉淀壁壘,難以突破45%市占率天花板,中高端市場不到5%。智能電動化的趨勢是自主品牌彎道超車的良機。一方面,本土品牌通過產業鏈整合實現了“量”的突破,1-5M22 新能源乘用車自主品牌市占率達59%;另一方面,蔚小理為代表的新勢力以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深度布局實現了“質”的飛躍,中高端市場自主品牌市占率提升到29%。
觀點#2:智能化帶來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動力總成域的投資機遇我們認為,汽車智能化的主要投資機遇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以及動力總成。
智能駕駛方面,高端車型多選用英偉達芯片,國產自動駕駛芯片逐漸由中低端車型向上滲透;國內車企多采用多感知融合方案,帶來激光雷達、高精度地圖、攝像頭等感知領域的投資機遇。座艙方面,人機交互功能逐漸豐富,多屏互動、AR-HUD 或將成未來的演進方向。我們認為,相較于對標“中等駕駛員”水平的智能駕駛,智能座艙領域創新的車規安全性要求較低,卻能帶來增量的駕駛體驗,短期看來有望更快落地。動力總成方面,三電系統取代發動機、變速箱、離合器的過程中,國產替代的邏輯明朗。
觀點#3:無人駕駛出行服務,從2G/2B 到2C
我們認為,無人駕駛概念股2G(路政環衛等)/2B(礦區運輸、港口/干線物流龍頭股、末端配送、機場協同)場景相對封閉、道路情況較為簡單、行駛速度慢,適合現階段的無人駕駛技術快速落地,預計2-3 年內可以快速實現規模商業化。
2C(乘用車L4 級自動駕駛、Robotaxi、Robobus)蘊含著萬億級市場機遇,但落地較為困難。政策方面,深圳L3 級智能網聯汽車龍頭股法規出臺,釋放利好政策信號。目前,全國共有7 省24 市出臺智能網聯車政策法規,由一線向二三線城市龍頭股鋪開。我們認為無人駕駛技術商業化落地的將以車路協同的模式實現,帶來車端、路端、云端的多維度投資機遇。
風險提示:智能化滲透率不及預期;自主品牌龍頭股市占率提升不及預期。
數據推薦
最新投資評級目標漲幅排名上調投資評級 下調投資評級機構關注度行業龍頭股關注度股票綜合評級首次評級股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