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芯片設計龍頭股有哪些,芯片設計板塊概念股一覽表
日期:2022-07-30 11:28:54 來源:互聯網
半導體IP 龍頭股是預先設計、經過驗證的功能模塊,本系列深度專題報告旨在系統梳理IP 行業產品分類、競爭格局以及海內外公司的發展和產品對比,同時深度闡述了IP 行業龍頭股發展趨勢,最后亦深度梳理了十余家國產半導體IP 公司發展現狀以及行業估值探討,我們認為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以及智能汽車等應用的興起,以及國內系統級芯片設計龍頭股廠商的不斷崛起,國產半導體IP 有望深度受益,建議關注在IP 細分領域具有先發優勢的國內IP 公司。
半導體IP 是用于提升芯片設計效率的功能模塊。半導體IP 是指芯片設計中預先設計、驗證好的功能模塊,處于半導體產業鏈最上游,為芯片設計廠商提供設計模塊。IP 由于性能高、功耗優、成本適中、技術密集度高、知識產權集中、商業價值昂貴,是集成電路設計產業概念股的核心產業要素和競爭力體現。
半導體IP 種類繁多,根據產品功能可劃分為處理器IP、有線接口IP、物理IP以及數字IP,其中處理器IP 占市場份額51.1%,接口類IP 以及物理IP 涵蓋種類繁多,物理IP 中存儲IP 根據不同的存儲器類型適配多種IP。商業模式上,IP 產品主要通過IP 授權和基于自研IP 的芯片設計服務兩條路徑創收,龍頭公司如ARM、Cadence 等大多僅提供授權服務,收費模式為前期授權費和后期芯片量產后的版稅。
從需求端來看,IP 是半導體產業垂直分工進一步細化的產物,未來市場將穩步擴張。在產業發展早期,半導體芯片設計難度較低,大部分芯片設計公司自身可以獨立完成芯片的設計全流程。隨著集成電路發展,半導體芯片的流程分工愈發明細,全球IDM 廠商數量極少,芯片行業發展更趨向于分工協作。
半導體IP 主要用于縮短芯片上市時間以及降低芯片開發成本,ARM 的IP 核生態可將芯片開發成本降低50%以上。在未來模塊化設計趨勢、產品協議迭代以及功能集成增加的推動下,IP 需求將得到持續支撐,同時Chiplet 行業趨勢亦有望為IP 行業帶來新增量。2020 年IP 市場規模為46 億美元,IBS 預計2020~2027 年市場CAGR 為10.5%。
從供給端來看,全球市場格局高度集中,EDA 公司深度布局IP 行業。行業從90 年代初誕生以來經過大量的并購已形成高度集中的競爭格局,市場份額主要集中于ARM、Synopsys 以及Cadence 三家,CR3 達到66.2%。EDA廠商同為產業鏈上游玩家,其產品商業模式與IP 較為相似,且面對客戶類型相同,故EDA 與IP 業務之間存在協同效應,EDA 公司切入IP 行業將具備天然優勢。目前國內外EDA 公司均有一些IP 領域布局,例如龍頭公司Synopsys與Cadence 以及國內企業芯愿景。行業主要玩家中,ARM 在處理器方面具有絕對優勢,Synopsys 產品線覆蓋最為廣泛,在接口IP 領域領先,Cadence起步相對較晚,依靠并購快速突破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
受益國產替代趨勢以及AI 和汽車智能化趨勢,國產IP 廠商迎來發展良機。
當前IP 行業國產化率低,處理器等各類核心IP 亟待突破,國產替代將是未來國內IP 廠商的一條發展主線。國內代工廠以及芯片設計行業快速發展,芯片設計公司以及總銷售額快速增長,也將推動對半導體IP 的相應需求。從行業下游領域來看,AI 應用的拓寬,以及汽車智能化趨勢需要新的IP 對產品進行適配,這也將產生額外的IP 需求,中國是AI 應用和汽車智能化的主要市場, 國內企業有望借力下游領域快速發展,迎來發展良機。同時,國內半導體行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了設計服務和芯片定制化行業發展,而設計服務等有業務又有望驅動國產IP 需求,部分國內IP 公司采用設計服務和IP 授權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最后,國產IP 發展離不開半導體產業生態的支持,近年來國內代工廠崛起,有望培育龍頭股和帶動國產IP 生態鏈的發展。
國內IP 公司深度梳理:我們認為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以及智能汽車等應用的興起,以及國內系統級芯片設計廠商的不斷崛起,同時Chiplets行業發展趨勢有望為IP 行業帶來新增量,國產半導體IP 有望深度受益。估值方面,部分海外IP 龍頭公司已經被收購,暫無公開市場概念股交易數據,專注于存儲IP 的臺股上市公司力旺估值水平較高,國內上市公司估值多用PS 估值方法,國內IP 相關已上市公司收入結構均包含IP 授權和設計服務/定制產品等,近年來估值有所調整,考慮到IP 行業穩健商業模式以及廣闊國產替代空間,在已上市公司中,主要IP 企業包括芯原股份、國芯科技、寒武紀,已提交A股上市材料的IP 企業概念股銳成芯微,其他未上市的IP 企業包括牛芯半導體、芯動科技龍頭股、燦芯半導體、芯耀微、和芯微、華夏芯、芯啟源、納能微等。
風險提示:技術授權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新冠疫情風險。
數據推薦
最新投資評級目標漲幅排名上調投資評級 下調投資評級機構關注度行業關注度股票綜合評級首次評級股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