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服務器行業概念股有哪些啊?2022最新國內服務器龍頭股匯總
日期:2022-08-13 14:33:45 來源:互聯網
核心結論:CPU概念股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微架構等因素決定的性能先進性和生態豐富性。國內CPU廠商分別以X86/MIPS/ARM等指令集為起點,大力投入研發保持架構先進,推動產業開放構建自主生態,加速追趕全球頭部企業。國產化需求持續釋放,以黨政/行業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創新加速落地,國產CPU龍頭股迎來發展黃金期。看好國產CPU龍頭的發展與投資機遇。
理解CPU的核心在于性能和生態,性能決定是否“能用”,生態決定進入壁壘
CPU性能概念股取決于IPC(每時鐘周期執行指令數)、主頻等關鍵因素,其中微架構是影響IPC的核心點。我們認為微架構、制程、核數/線程、互聯、主頻等參數/維度對CPU的性能影響較大,其中微架構的先進性是CPU性能領先的前提,其前端、執行引擎、載入/存儲等關鍵單元的設計,向著“更深、更寬、更智能”等目標優化迭代,推動了CPU整體性能的持續升級。根據應用場景來劃分,通常服務器CPU需要高性能,多核多路高可靠、大內存、大IO帶寬;PC需要性能功耗平衡、IO接口齊全;移動端要求低功耗、高能效;嵌入式要求超低功耗、超低成本等。
生態:指令集是軟件運行的基石,X86生態強,ARM/MIPS/RISC-V逐步追趕。指令集可分為精簡指令集CISC(X86)和復雜指令集RISC(ARM/ MIPS/RSIC-V)。早期指令集的特性決定了其擅長領域,X86在PC和服務器端/ARM系在移動端建立起強大的生態壁壘。如今CISC和RISC正逐步走向融合,性能差距逐漸縮小,ARM正切入PC和服務器市場,RISC-V切入邊緣計算市場。
海外復盤:AMD與Intel性能博弈貫穿發展史始終,架構創新升級和制造等環節產業開放成為行業競爭的致勝法寶
Intel在奔騰、酷睿架構時代持續引領,近年AMD憑借速龍、銳龍時代架構的先進性強勢崛起。IC Insights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計算機CPU市場規模約350億美元,Intel和AMD的市場份額約為7:3。Intel憑借自身性能的領先性始終占有CPU領域超50%的市場份額,在奔騰、酷睿時代更是全面領先,AMD也兩度憑借速龍、銳龍的優異架構完成性能反超,實強勢崛起。
Intel/AMD長期在架構和制程方面競爭博弈,架構創新升級和制造等環節產業開放是AMD性能領先的法寶。同為x86生態下,性能的比拼推動Intel和AMD在長達50年的競爭中持續升級。未來,AMD有望憑借Zen架構的銳龍系列產品以制程領先、快速架構迭代、性價比優勢進一步打開市場空間。而Intel近年雖在制程工藝迭代方面遭遇障礙,但有望憑借IDM 2.0戰略加速推動產業開放、架構快速迭代,以期重返巔峰。
CPU市場:國產廠商關鍵技術持續突破升級,黨政下沉/行業信創爆發開啟PC&服務器CPU創新追趕黃金期
供給端:關鍵技術突破加速應用全面落地。國內服務器端CPU玩家主要是X86系和ARM系,PC端CPU主要是ARM、MIPS、X86等。近年來國產頭部廠商研發持續突破,性能逐步與國際頭部廠商接近,自主可控的產業生態構建也在持續完善,關鍵供給能力的突破帶來應用落地的加速。
需求端1-PC:區縣級信創帶動國產PC加速放量。IDC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PC端出貨量達到3.49億臺,國內PC出貨概念股量達到5700萬臺,我們測算PC端CPU市場2021年市場規模為570億元,同比增速8%。在信創產業政策端堅定支撐與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的雙重促進下,黨政信創有望以2022年下半年為起點繼續縱向下沉,區縣級信創市場規模或超過市級以上規模的三倍。
需求端2-服務器:電信、金融等行業端信創進入爆發期。IDC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服務器出貨量為1354萬臺,國內服務器概念股出貨量375萬臺,我們測算對應CPU市場規模為799億元,同比增速14%。2022年3月中國電信2022-2023年服務器集中采購項目中國產芯片采購規模占比高達26.7%,金融信創也逐步從試點開始規模化推廣,推動國產服務器CPU規模化放量期。
投資建議:
產業邏輯:CPU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架構先進性能和生態豐富性,國產廠商正持續大力投入研發實現CPU架構創新升級和快速迭代,力爭趕超國際領先水平;同時加大生態建設力度,打造自主開放的軟硬件生態和信息產業體系。
投資建議:外部不確定因素疊加內部加速自主創新背景下,國產CPU廠商有望加速崛起。伴隨政策大力扶持、黨政/行業信創需求接棒、國產廠商產品性能提升及生態逐步完善,國產CPU龍頭正迎來關鍵發展機遇。建議關注國產x86架構龍頭和MIPS/ARM等架構領軍者。
風險因素:產業鏈風險;市場競爭加劇;國產化進度不及預期風險;商業需求不及預期風險;產品研發不及預期風險。
數據推薦
最新投資評級目標漲幅排名上調投資評級 下調投資評級機構關注度行業關注度股票綜合評級首次評級股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