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政府債龍頭股有哪些,政府債板塊概念股一覽表
日期:2022-08-14 21:51:23 來源:互聯網
7 月社融信貸概念股數據呈現總量走弱、結構欠佳的特點,除本身季節性小月因素外,實體需求修復偏緩、地產行業新增擾動抑或有一定影響,這也反映了經濟弱復蘇階段融資需求的反復。展望而言,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對于基建融資和信貸投放概念股或有穩定作用,而年內社融增速的方向亦取決于后續增量財政政策的力度。
事項:中國人民銀行公布,2022 年7 月新增社融7561 億元(同比少增近3191億元),余額同比增速較上月下降0.1pcts 至10.7%,新增人民幣貸款6790 億元(同比少增4042 億元),廣義貨幣M2 增速環比上升0.6pcts 至12.0%。
總覽:需求偏弱疊加財政推進,7 月金融數概念股呈現“融資偏弱、貨幣概念股續強”的特點。1)社融增長低于預期。7 月新增社融7561 億,低于Wind 一致預期水平(1.15萬億),信用小月、地產業新增擾動以及實體需求偏弱為主要原因。2)M2 增速繼續改善,7 月M2 增速環比改善0.6pcts 至12.0%,高于Wind 一致預期(11.6%),續創2016 年來最高水平,當月M1 增速亦環比改善0.9pcts 至6.7%,財政政策推進為貨幣數據持續改善的驅動要素。
社融:信貸增長與政府債發行偏緩,社融增速小幅下降。1)實體貸款同比少增:
7 月對實體經濟投放的人民幣貸款新增4088 億,僅為去年同期的一半水平,實體需求仍然偏弱,疊加7 月房地產業新增擾動因素共同影響。此外,7 月新增外幣貸款同比多降1059 億,亦有明顯拖累作用。2)政府債券發行放緩,今年政府債發行前置的節奏下,7月政府債券凈發行量回落至3998億,同比仍多增2178億。3)表外規模總體平穩,委托與信托貸款當月合計壓降309 億,同比少降1413 億,監管因素進一步緩和。
信貸:季初月自然回落因素外,需求端偏弱亦有拖累。央行口徑下,7 月人民幣貸款投放新增6790 億,同比少增4042 億,拆分來看。1)對公貸款投放趨緩,對公中長期、短期貸款當月凈投放3459 億/-3546 億(同比-1478 億/-969 億),6 月末時點后部分短期品種或有回落,中長期貸款投放抑或受限于內生需求偏弱;2)零售貸款拖累加重,零售中長期、短期貸款當月凈投放-269 億/1486 億(合計同比少增2842 億),7 月“停貸”事件或對按揭凈投放帶來負向影響;3)票據+非銀貸款重返多增,兩項當月凈增加4612 億,占新增全部貸款的近70%,繼續發揮弱需求下的額度占量作用。
存款:7 月財政延續積極,一般性存款繼續向好。1)財政存款延續同比少增趨勢,得益于財政凈支出的積極基調,7 月財政存款增加4863 億,同比少增1145億,連續5 個月同比少增(合計少增達1.4 萬億);2)一般性存款繼續表現樂觀,季節性因素下,雖然當月居民存款和企業存款分別-3380 億/-10400 億,但同比來看兩項存款同比少降規模達到12920 億,積極的財政政策進一步促使財政存款向一般性存款轉換。
展望:政府債龍頭股發行規模的同比錯位下,8 月社融增速或有小幅回落。8 月,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逐步落地帶來撬動作用,對于信貸投放起到一定的邊際穩定作用。但考慮到去年8 月政府債券發行達9700 億的較高基數下,今年剩余額度相對有限的政府債項目或有拖累作用。基于以上因素的判斷,在沒有增量財政政策條件下,預計8 月社融存量增速或小幅回落至10.6%左右。
風險因素:宏觀經濟增速大幅下滑,銀行資產概念股質量超預期惡化。
投資觀點:7 月社融信貸數據呈現總量走弱、結構欠佳的特點,除本身季節性小月因素外,實體需求修復偏緩、地產行業新增擾動抑或有一定影響,這也反映了 經濟弱復蘇階段融資需求的反復。展望而言,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對于基建融資和信貸投放或有穩定作用,而年內社融增速的方向亦取決于后續增量財政政策的力度。板塊投資而言,7 月以來受“停貸”事件沖擊,板塊進一步調整,行業估值已處于歷史低位,建議關注后續房地產行業政策動向。
數據推薦
最新投資評級目標漲幅排名上調投資評級 下調投資評級機構概念股關注度行業關注度股票綜合評級首次評級股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