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整形外科龍頭股有哪些,整形外科板塊概念股一覽表
日期:2022-08-30 10:51:02 來源:互聯網
各國家或地區很少有誕生大型的連鎖醫美機構,行業處于相對分散的狀態,美國和韓國雖有如長島整形外科集團龍頭股(LIPSG)、原辰、ID 等知名的醫美醫院,但并未成長出大規模的連鎖品牌。我國內地醫美機構集中度當前也較低,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2020 年我國醫療美容CR5 僅7.3%,非手術類CR5為9.3%。
我國香港地區的醫美機構不僅誕生了高市占率的頭部連鎖品牌,同時頭部機構概念股摸索出了在成熟運營模式下的標準化擴張之路,在保持利潤率的同時實現門店的擴張。
上世紀90 年代末,我國香港地區醫美機構萌芽,開始開設門店并和上游器械廠商建立渠道聯系。伴隨女性收入的提高、對“美”的需求的增長、香港地區服務業概念股的發展以及醫療旅游的帶動,香港地區醫美市場規模在2017 年左右達到約59 億港元,2009~2017 年的cagr 約為13.7%。
監管政策推動香港醫美市場集中度提升。2012 年香港爆發毒醫美事件,2013年香港政府開始加強對醫美的監管,并規定“某些高風險醫美程序必須由注冊醫生來執行”,此后合規門檻抬高,非合規的美容服務開始式微,頭部企業在自身α下獲得了超越行業的增長。2014 年香港醫美市場CR5 僅18.6%,到2015年香港非手術性醫美CR3 約15.2%,CR15 約41.6%,而到了2017 年,香港非手術性醫美CR5 已經達到50.7%。以醫思健康為代表的醫美龍頭市占率從6.8%提升至16.2%。
醫美機構的連鎖化:醫生的管理和培養比醫生本身更有價值。在“美是非標”
前提下,醫美機構一定程度上需要充分運用醫生能力來獲客,若醫生憑借自身的knowhow 和經驗通過最小或無副作用的手法創造最大的美學效果,并能在不同的消費者身上“復制”,口碑和高復購率自然無需擔憂。但另一方面醫美機構也需要弱化消費者對醫生個人IP 的情感連接,否則品牌的心智占領將受制于醫生個人。因此醫美機構對內需要將醫生的能力平均化,對外需要建立標準化的服務流程體系,使得消費者對整體品牌建立認知和口碑。醫思健康憑借合規化和流程標準化建立了完善的服務體系,平衡了兩者的關系,實現快速地擴張。
醫美機構的盈利能力依賴連鎖化運營能力。香港地區頭部醫美機構依靠輕醫美的定位、高端的服務體驗、高老客留存率和低營銷費用率獲得相對穩定的利潤率,成熟期利潤率水平在20%~25%之間,高于我國內地醫美機構水平(盈虧平衡線至10%區間)。另外,醫思健康依靠品牌和成熟的新店復制模型,在快速擴張中依然保持了穩定的利潤率水平。當前我國醫美機構概念股的獲客成本相對較高,品牌心智尚未建立,在行業競爭中,除了需要倚賴內部的制度建設,還需觀察商業模型的復制能力。
風險提示:醫美安全事故、行業監管新規、疫情發展、消費意愿、資金能力等。
數據推薦
最新投資評級目標漲幅排名上調投資評級 下調投資評級機構關注度行業概念股關注度股票綜合評級首次評級股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