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大類周報:經貿磋商道阻且長 通脹上漲政策空間受限
摘要:
1. 央行續作4000 億元1 年期MLF 利率下降5 個基點。周二,人民銀行公告稱,今日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4000 億元,與當日到期量基本持平,期限為1 年,中標利率為3.25%,較上期下降5 個基點。
2. 中方闡述降低關稅訴求,特朗普回應稱尚未達成一致。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周四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如果中美雙方達成第一階段協議,應當根據協議內容,同步等比率取消加征關稅,這是達成協議的重要條件;貿易戰由加征關稅而起,也應由取消加征關稅而止,至于第一階段取消多少,可以根據第一階段協議的內容來商定。對此,特朗普在接受記者訪問時稱,美國尚未同意取消對中國加征的關稅,兩國談判還在繼續。
3. 豬價持續推升通脹,貨幣政策受限。10 月CPI 從9 月的3.0%上升至3.8%,其中豬肉價格上漲101.3%,影響CPI 上漲約2.43%。而10 月PPI 同比下降1.6%,環比上漲0.1%。對此,我們認為應該理性看待CPI 的上漲,一方面,剔除豬價的整體通脹維持平穩,結合PPI 看整體通脹維持在合理水平,豬價快速上漲僅來自于生豬養殖低存欄本身的因素。另一方面,11 月以來豬價已經開始出現環比下跌,短期豬價的絕對值的高點已現,后續通脹演變路徑已然可見。此外,預計明年通脹高點將出現在明年2月份,隨后呈現緩慢回落的趨勢。悲觀估算豬價維持在55 元/千克的水平,通脹的高點對應為5.1%,中性估算豬價回落至51.5 元/千克(對應價比為0.72),則通脹對應在4.6%,樂觀估計豬價回落至48 元/千克(對應價比為0.68),則通脹對應為4.2%,目前來看出現中性估算的概率較大。
宏觀大類:
上周中美雙方降低關稅的預期被特朗普所否認,同時10 月國內CPI 再度大幅走高,基于本輪豬價價格高點已現的基礎上,我們判斷明年2 月將出現CPI 的高點,預計在4.6%,在此期間內CPI 的走高將限制寬松政策的空間,同時推動利率走高。在經濟相對低迷,中美磋商又尚未能取得進展,而貨幣政策受限的背景,預計后續國內的權益市場將有所承壓,利率走高利空債市。美聯儲降息暫緩以及QE 對大類資產價格的影響有部分矛盾:共同點在于對利率、權益及經濟預期都有所抬升,不同點在于QE 利好商品,降息暫緩反之。由于商品主要受供需基本面影響,而當前經濟整體偏弱,國內通脹走高,所以我們認為大類資產的排序為股票>商品>債券,另外還需要關注國內通脹對農產品的帶動作用。
策略:美股>A 股,農產品>工業品,債券/黃金低配
風險點:貿易摩擦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