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大類日報:關注基建放緩是否導致專項債提前下發
摘要:
1. 商務部:中方多次強調貿易戰由加征關稅起,也應該由取消加征關稅止,這符合中美兩國利益,也符合世界利益;取消加征關稅幅度應充分體現中美第一階段協議的重要性,這一重要性應由雙方共同估量;現在雙方正就此進行深入討論。
2. 中國10 月經濟數據仍承壓。中國1-10 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 5.2%,前值5.4%,其中1-10 月制造業投資增長 2.6%,前值2.5%,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 4.2%,前值4.5%,1-10 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 10.3%,前值10.5%。10 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同比名義增長 7.2%,前值7.8%。10 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4.7%,前值5.8%,總的來看10 月經濟數據延續承壓態勢。
3. 本周第二日在美國國會作證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現出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樂觀態度,同時也提到了經濟面臨的多種威脅,重申美國債務增長不可持續的問題。鮑威爾說,美聯儲的預期是經濟會繼續溫和增長," 目前沒有理由認為衰退的可能性高。
"此外,美聯儲二號、三號人物發聲:美國經濟良好 現在是反思美聯儲政策的絕佳時機。
宏觀大類:
10 月經濟數據顯示,固定資產投資和消費增速依舊承壓。結合制造業PMI 承壓以及中美經貿磋商進展較緩慢,包括領先性指標信貸數據承壓來看,10 月經濟承壓態勢延續。10月經濟數據其中兩點值得關注,一是地產投資銷售、新開工、施工等分項好于預期,若能展現持續性,則對工業品價格有所支撐。二是10 月基建投資承壓回落,是受到專項債額度用盡所拖累,作為對沖經濟下行的項,需要關注政府四季度是否因此提前下發部分專項債,以維持基建的穩增長地位。若得到落實則短期對市場情緒有所支撐,年內將改善需求端,利好工業品。當前經濟整體偏弱,國內通脹走高,所以我們認為大類資產的排序為股票>商品>債券,商品板塊內部為農產品>工業品>能化>貴金屬。
策略:美股>A 股,農產品>工業品,債券/黃金低配風險點:貿易摩擦風險,中美央行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