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點評:經濟下行壓力較大 穩增長政策或加碼
1、10 月社融數據顯示,居民戶短期貸款同比大幅下降,國家對居民消費貸的監管仍嚴,尤其是嚴控消費貸流入房地產市場,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受限和樓市嚴監控,房地產投資增速或仍處于下行通道。
2、11 月13 日降低部分基礎設施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的政策落地和明年地方政府專項債提前下撥將支撐年底基建投資增速反彈。
3、中美貿易摩擦自10 月中旬以來緩和趨勢明顯,對企業家投資的信心有提振作用,疊加降低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的政策落地生效,制造業投資增速或逐漸平穩,9-10月企業中長期信貸同比大幅提升、財新制造業PMI 上行和BCI 攀升即已說明企業投資的信心有所恢復,支撐我國制造業投資增速回暖。
4、雖然汽車零售額同比跌幅繼續擴大,但企業產銷及工業增加值增速回暖,均指示汽車行業景氣度正緩慢復蘇,中長期支撐社零增速平穩。年底汽車銷量基數較高,汽車銷量同比預計平穩,對社零同比增速推升的力度有限。
5、由于經濟增速下行且個人所得稅繳納全年前低后高,年底居民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或有下行壓力拖累零售消費增速。
6、中長期看,我國產業結構面臨持續調整,制造業處于企業去庫存周期階段,疊加全球經濟景氣度下行和中美貿易摩擦長期性,工業增加值長期有下行壓力。
7、今年10 月工作日天數為19 天,比去年10 月的18 天多一個工作日,在此背景下工業增加值增速較大幅度下滑一定程度說明我國經濟增速階段性并沒有企穩,需要更多的穩經濟積極措施支持。
8、近期逆周期調節的力度加大,11 月13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降低部分基礎設施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為2015 年10 月以來首次調降,本次基建投資弱復蘇周期基建投資平均增速或在10%左右,明顯高于目前的3.26%,基建投資作為逆周期調節的重要手段,為穩定經濟增速,明年基建投資增速大概率繼續加速。
9、目前我國失業率有好轉跡象但仍較去年有所攀升,我國從業人員PMI 已經連續31 個月處于枯榮線下方,一定程度說明我國經濟增速或處于潛在經濟增速之下,為穩就業和減少社會福利損失,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是必要的。
10、當前我國信用分層和宏觀杠桿率高企并存,非常寬松的貨幣政策大概率利大于弊,減少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扭曲(國有與非國有之間,大、中、小企業之間,成熟企業與新興企業之間等),疏通流動性從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體系流動的通道,結構性貨幣寬松或是較優選擇。
風險提示:內外需環境改善不及預期,金融監管程度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