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研究報告:央地財事關系失衡了么?
四中全會《決定》顯示央地財稅體制改革是下一階段改革的重點工作之一。本文詳細梳理了中國財政收支體系及央地財事關系,希望能從方法論角度厘清關于這一問題的部分線索。11 月5 日,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研究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提到“理順中央和地方權責關系……優化政府間事權和財權劃分,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形成穩定的各級政府事權、支出責任和財力相適應的制度”。
財政收支觀察的關鍵可以概括為“預算四本賬、三套資金騰轉機制、五條收支記賬規律”。
觀察真實的央地財事關系之前,我們先來梳理預算四本賬及資金騰轉機制,并將目前已知的細碎騰轉細節進行總結,歸納得到三套資金騰轉機制和五條收支記錄規律。這是理解央地財事關系的基礎。
我國現行預算體系包含四條預算線索。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即通常所說的預算四本賬。四本賬各司其職,規模存異。
既有的資金騰轉細節可歸納為三條機制。資金騰轉看似繁瑣,略去細節而探其本質,可總結為跨賬、跨期和跨級三套機制,分別描述預算四本賬之間、會計年度之間、央地層級之間的資金騰轉邏輯。
預算四本賬的記賬規則可總結為五條規律。一)預算賬本收支科目可分為“常規收支”和“調節項”兩類;二)賬本一和賬本三對賬本四的跨賬資金騰轉記錄在各自賬本的常規收支項中;三)央地之間的跨級資金騰轉一般記錄在常規收支中?缙诤筒糠挚缳~調整主要記錄在收支調節項中;四)收入端調節項主要記錄上年結轉資金和其他資金調入;五)支出調節項主要記錄結轉下年使用資金項、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項和直接調入第一本賬資金項。
央地收支口徑修復:準確還原央地真實財事關系。
我們以資金騰轉機制和收支記賬規律為邏輯線索,推導央地預算收支口徑修復方法,還原央地真實收支情況。
央地收支口徑修復的三個步驟。步驟一,基于跨期和跨賬資金騰轉機制修復得到當期實際央地收支。步驟二,基于跨級資金騰轉機制進一步修復得到央地實際的本級收支。步驟三,考慮舉債收入補充,最終修復得到央地當期真實花在本級的支出和對應收入。
口徑修復前后央地賬面和真實收支存異。收支口徑的三重修復對央地四本賬收支影響程度不同,經過三重修復之后,收支與原始賬面收支存在一定數據差異。也就是說單純的原始賬面數據掩蓋了央地本級政府的真實收支信息。準確觀察央地收支情況,口徑修復有其必要性。
央地財事關系再評估:當前關于央地財事關系失衡判斷的一些認知局限。
當前關于央地財事失衡的判斷存在一定認知局限,原因有三:一則將分析局限于財政“賬本一”,即習慣以一般公共收支這本賬為默認前提;二則忽略復雜的資金騰轉和會計記賬方法;三則采用“以支定收”的央地財事判斷標準。事實上修復口徑之后我們發現央地財事關系并非直觀所示那樣存在明顯“失衡”。
原始賬面數據顯示央地財事關系失衡主要體現在賬本一。原始賬面收支數據展露的信息為:賬本三和賬本四中的央地收支比重較為統一,即中央政府占央地總收入的比重與支出比重相契合;賬本一和賬本二的央地收支占比存在分歧,均表現為中央收入占比高于地方,即通常認知下的中央“超收”、地方“超支”,或者說央地財(財稅收入)事(支出責任)不匹配現象,賬本一這種失衡表現的尤為明顯。
所謂央地財事關系失衡指的是地方常規收支占比分歧。口徑修復之后賬本一和賬本二的央地財事關系基本匹配,即地方占總支出的比重和收入占比基本一致。其他賬本口徑修復之后,央地收入分配比例和支出分配比例的擬合度提高,即央地財事關系的均衡程度進一步提高。可見既有對央地財事關系失衡的判斷,針對的是修復前的賬面收支,亦為央地常規收支分配比例失衡,而修復后口徑并不支持該判斷。
從修復后收支口徑來看央地財事關系并未失衡。既有央地財事關系失衡判斷,一則僅針對賬本一中的央地關系展開探討;二則忽略了預算賬本的收支口徑調整,故而所得結論存在一定局限。修復央地真實本級收支情況,可以還原得到更為全面的央地財事關系,事實上央地財事支出占比較為均衡。
未來財稅改革進一步捋順央地財稅關系的大方向會是什么?
真實的央地收支較為均衡意味著,捋順央地財稅關系并非簡單地根據既有央地支出占比,機械調整常規收入以謀求收支兩端匹配。下沉地方財權(即提高地方政府在稅收收入中的分享比例)本身并不會擴大地方政府的總量收入,只不過將原來由中央政府“超收”轉化而來的轉移支付及稅收返還,替換成了地方本級稅收收入,央地以及地方總收入蛋糕實際上沒有變化。更為重要的是,中央對地方實施轉移支付時綜合考慮不同地區經濟狀況及地方財稅壓力,故而轉移支付內含一定的平抑地區差異的考量。與之相反,普遍下沉財權將帶來地區間的收支進一步分化。
我們認為未來財稅改革捋順央地財事關系重點考慮的將是稅制設計的科學性以及央地職能劃分,最終目的是在穩定的宏觀運行環境中建立兼顧公平和效率的財政體制。我們將在本系列下一篇中對此做出進一步探討。
核心假設風險:財稅改革進程超預期;房地產調控政策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