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周刊:中國權益市場具備長期吸引力
投資觀點
核心結論:一個成熟經濟體的股票、債券和地產的總市值規模相差不大,而發展中經濟體的地產市值遠超過了股票和債券,我們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的股票市場具備長期投資的基礎。從股票市場/GDP 的情況看,我國的股票市場相較印度更具有吸引力。
經過2019 年股票市場的發展,以白酒為代表的核心消費品指數上漲了52%,以電子為代表的TMT 硬科技指數上漲了60%。我們再來看一下核心消費的PE 和核心科技的PE 指數,TTM 計算分別是23X 和41X。均比2018 年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一方面一小部分股票在不斷創新高,而大部分股票卻在不斷創新低,兩級分化非常嚴重。然而,確實優質資產都已經處于歷史估值的高位,很多投資者均表示無法下手繼續加倉已經創新高的股票。本周周報我們重點討論A 股的長期性問題。
(1)從宏觀的角度看,我們比較了美國、日本、印度和中國權益市場與國內宏觀經濟的發展狀況。圖表1 是各主要年份權益市場/GDP 的比例。第一,除了2007 年全球的大牛市之外,美國和印度的股市市值在不斷的創新高,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股市的表現穩步上升,表現出了很好的長期牛市。第二,日本的股市在1989 年創下泡沫之后,基本上穩定在了與GDP的比100%左右,另外幾個主要年份的比例維持在50%左右。第三,我國的股票市場在2015 年牛市之后,到2018 年股票市值占GDP 的比例不到50%。我們有信心認為,我國的權益市場占比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2)從全球主要市場的主要資產之間的比較來看,從圖表2 來看,假設美國時成熟的資本市場,那么一個國家的股票、債券、地產等主要資產的總市值盡管會有所差別,但差別不會很大。而相應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和印度)地產的比例遠遠超過了股票和債券的總量。我們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逐步成熟,股票和債券的總市值將會不斷提升。
也即,中國的股票市場具備長期看好的基礎。至于為什么中國的權益市場具備長期的投資價值,我們在前期報告《A 股可以提升估值的三大理由》
中有所論述。
下周重要數據一覽:
1、11 月27 日,美國公布10 月個人消費支出:季調(十億美元)、第三季度GDP(預估):環比折年率(%)、10 月核心PCE 物價指數:同比(%)、10 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折年數:季調(美元)
2、11 月28 日,美國公布11 月23 日當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季調(人)3、11 月30 日,中國公布11 月官方制造業PMI;美國公布 10 月ADP 就業人數:環比:季調(%)
風險提示:本文分析基于一定的假設條件,結論可能有偏差。國內經濟去杠桿,同時與美國貿易談判,都有可能引發國內經濟需求不及預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