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旬觀察·第1期:逆周期調節繼續發力
按:近年來,政策已成為影響經濟和市場走勢的最核心變量。從本月起,我們大體按每10 天(每旬)為周期,定期跟蹤政策最新動態。
本期概述(11.15-11.25):穩增長仍是硬要求,逆周期調節繼續發力。央行下調逆回購利率和LPR 利率;國常會決定降低部分基礎設施項目的最低資本金比例(由25%降至20%);央行發布《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銀保監會部署小微企業貸款工作,證監會全面推開H 股“全流通”改革;深圳調整“豪宅稅”征收標準;發改委發文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兩業融合”;國資委發文進一步完善央企股權激勵制度。具體如下:
貨幣政策:央行發布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11 月16 日);逆回購利率下調(11 月18 日);LPR 報價利率下調(11 月20 日)。
財政政策:國務院降低部分基礎設施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11 月13 日)。
行業與產業政策:
金融監管:央行:發布《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對國內外金融風險仍保持高度警惕(11 月25 日);銀保監會:強化監管引領和政策支持,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效(11 月20 日);證監會:全面推開H 股“全流通”改革(11 月15 日);證監會: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11 月15 日)。
地產政策:深圳調整“豪宅稅”征收標準(11 月11 日)。
產業政策:發改委等15 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11 月15 日);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 (11 月13 日)。
政策展望:1)貨幣政策方面,后續“降息”降準仍然可期,不過幅度和次數已經較為有限。短期看,春節前的TMLF 利率有望跟隨下調;后續有望再降準(最快在今年底明年初),但幅度有限(今年以來央行高層多次強調降準空間已經不大);明年MLF 利率預計還將調降1-2 次,最快二三月份,累計再降10-20BP 左右。2)財政政策方面,穩增長尚需寬財政,專項債、平滑地方隱性債務、穩基建是主抓手。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仍大,制造業投資和基建投資能否企穩甚至回升均存在不確定性,均尚需財政政策進一步發力。3)金融監管方面,我們繼續提示2020 年金融監管仍有可能部分收緊(盡管總體寬松),尤其是資管新規。4)房地產政策方面,“房住不炒”仍是主基調,但受制于經濟下行壓力,我們預計最晚在明年2季度地產調控有望邊際松動。5)產業政策重心將繼續圍繞轉型升級、硬科技、國企改革、區域協調發展等領域進行。
此外,提示關注年底政治局會議(預計12 月中旬)、2019 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預計12 月下旬)。
風險提示:經濟超預期下行,政策力度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