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環保:北京垃圾分類新規落地 各地垃圾收費制度陸續出臺利好固廢產業鏈
行業近況
人民網報道1,《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新規》)獲得市人大表決通過。《新規》較此前舊版條例最大的區別在于:1)垃圾分類由倡導變為強制并增加處罰機制;2)明確要求建立面向單位及個人的垃圾處置收費制度。此次《新規》將于2020 年5 月1 日起施行。
評論
《新規》確認建立差別化垃圾收費制度,擴充固廢產業鏈支付來源。2018 年底以來已有上海等8 個省市出臺垃圾收費政策,我們認為北京作為行政首都,此次建立收費機制進一步明確了未來生活垃圾差別化收費的大方向。根據《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2020 年底前,全國城市及建制鎮將全面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如果順利落地,我們認為收費制度建立將緩解地方財政支付壓力,保障垃圾焚燒、環衛等固廢產業鏈企業的支付來源。
我們保守測算,處置一個3 口之家每年產生的生活垃圾合計成本約587 元,其中地方政府承擔的收運、處置費用合計約403 元,電網承擔上網電費145 元,可再生能源基金補貼39 元。按照當前東莞試點2的居民生活垃圾收費10 元/戶/月測算,試點之后,政府承擔的費用將減少30%(基于我們測算數據)。如果政府費用和補貼基金全部下順到居民端,則每戶每年生活垃圾收費需442 元/年,低于居民水費(594 元/戶/年)和電費(1260 元/戶/年)。
北京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垃圾分類加速推進帶動市場需求持續釋放。此次《新規》加強垃圾分類要求,加大對垃圾分類執行不到位的處罰,標志北京進入垃圾強制分類時代。根據住建部等部門的規劃,2020 年46 個重點城市將進入垃圾分類考核,2025 全國地級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系統,我們持續看好垃圾強制分類政策在全國范圍內加速普及。
估值與建議
維持相關公司盈利預計和評級不變。我們認為:1)尾端垃圾焚燒企業和前端環衛企業受益生活垃圾收費制度,現金流有望進一步強化,建議關注:瀚藍環境、光大國際、偉明環保(未覆蓋);2)受益垃圾分類政策,下游需求顯著提升的濕垃圾處置設備供應商和環衛設備企業,建議關注盈峰環境、維爾利(未覆蓋)。
風險
政策落地不及預期,成本提升導致公司盈利能力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