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持股在5%以上的股東從事的短線交易行為、不法行為人在上市公司收購重組中從事的違法行為、不法行為人違反要約收購規則的行為、不法行為人違反豁免申請規則的行為、不法行為人在證券交易中從事的違法行為,等等。
侵權性違法行為例如不法行為人(包括上市公司和證券經營機構)侵害投資者擁有的股權、股東選舉權、知識產權、物權、賬戶內資金權利、信息知情權等情況。
欺詐客戶行為是指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咨詢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在證券交易活動中違反忠實義務與勤勉義務,欺詐客戶行為以欺騙手段從事的損害客戶或被代理人利益的違法行為。
發行中的虛假陳述行為又稱為基于虛假陳述的發行行為,其中最為嚴重的行為類型是基于故意虛假陳述的欺詐發行行為。
我國《證券法》中明確規定了證券違法處罰中的民事責任優先原則。證券違法行為民事責任的主旨在于通過司法裁判強制不法行為人對于受害人(無論是特定當事人還是不特定多數人)給予賠償或補償。
證券違法行為是指在證券發行與證券交易過程中,違法行為人從事的破壞證券市場秩序,證券違法行為侵害投資者合法權益,證券違法行為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
間接收購是收購人并不改變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而間接收購規則通過收購控制上市公司的控股母公司的途徑間接控制該上市公司的收購方式。
定向增發原本是我國上市公司增資發行股份的傳統方式,其中定向增發相當一部分定向增發股份采取資產折股方式。但在定向增發證券市場實踐中,證券公司成功地將其發展為改變上市公司實際控制權的工具。
協議收購是與要約收購相對應的一種股份收購方式。概括地說,協議收購是指收購方與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通過合同方式協議收購,協議收購磋商購買上市公司股份的收購方式。它本質上是當事人依據合同法和公司法對上市公司股權的合同轉讓行為。
要約收購是指收購方向被收購上市公司的大股東發出購買其所持股份的意思表示,要約收購并按照其依法公告的收購要約中所規定的收購條件、要約收購收購價格、收購期限以及其他相關事項,收購上市公司股份的收購方式。
我國證券法規對于上市公司收購行為的規范和控制主要基于三項宗旨,其一是上市公司收購制度防止收購人通過上市公司收購實現行業壟斷或者導致其他有損公共利益的情形;其二是保障上市公司中小股東的公平利益;其三是鼓勵上市公司收購,特別是鼓勵具有真實資產重組內容的上市公司收購行為。
上市公司收購就其法律性質而言,是一種股份買賣交易,即收購方與目標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收購的股東之間通過股份交易而使公司控制權發生轉移。
證券市場的基本功能之一在于使生產要素更有效地在投資者和管理者之間進行配置,上市公司收購而公司間的收購與兼并是資本自由流動、資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方式。
預測性信息又稱“軟信息”,它是指由上市公司和相關當事人依法對未來將要發生的事項進行的信息披露;其中最為預測性信息披露重要的就是對未來的盈利預測的信息披露。嚴格地說,預測性披露是對未來可能發生事項的披露,其預測的事項尚未真實發生。